pepe 币的暴富故事始于 2023 年的社区炒作。这款以互联网迷因 “悲伤青蛙佩佩” 为 IP 的加密货币,发行初期几乎零成本,仅通过 Discord、Twitter 等社交平台传播。某早期参与者仅花费 100 美元买入 pepe 币,在两个月后价格暴涨时卖出,套现超过 500 万美元,类似的案例在社交媒体上疯传,吸引了数百万散户涌入。这种 “低投入、高回报” 的假象,让 pepe 币在短时间内市值飙升至 15 亿美元,成为 meme 币领域的现象级产品。
但暴富的底层逻辑完全依赖市场情绪的接力。pepe 币既无技术创新,也无实际应用场景,其价格涨跌与 “青蛙文化” 的传播热度深度绑定。当 KOL 在社交平台发布 pepe 币持仓截图,或某加密货币交易所宣布上线交易时,市场便会掀起一波炒作热潮,价格在散户的疯狂买入中飙升。然而,这种热度如同泡沫,一旦失去新资金接盘,价格便会断崖式下跌。2023 年 5 月,pepe 币在达到历史高点后,10 天内跌幅超 90%,无数追高者从 “暴富幻梦” 跌入亏损泥潭,某散户晒出的持仓截图显示,其投入的 50 万元仅剩不到 2000 元。
庄家操控是 pepe 币暴富神话的幕后推手。项目方在发行初期预留了大量代币,通过 “做市拉盘” 制造交易繁荣假象。当价格上涨吸引散户入场后,庄家便开始分批抛售,单日成交量可达流通量的 30% 以上。某链上数据分析平台监测到,pepe 币上线首月,有 5 个匿名钱包地址累计抛售超 10 万亿枚代币,套现金额达 2.3 亿美元,而这些钱包的创建时间与项目白皮书发布时间高度吻合,显然是早期团队或机构所为。
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pepe 币的暴富机会早已沦为 “击鼓传花” 的游戏。99% 的参与者注定成为接盘侠,只有 1% 的早期入场者和庄家能从中获利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pepe 币的交易集中在去中心化交易所和小型平台,缺乏监管约束,平台倒闭、资产被盗等风险随时可能发生。2024 年初,某支持 pepe 币交易的小型交易所突然关停,导致数千用户的持仓无法提现,损失总计超 8000 万美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