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稳定币三审时间:数字货币监管的重要节点

 

在全球数字货币监管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,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的举措备受瞩目。香港《稳定币条例草案》的三审时间,成为加密货币领域关注的焦点,它标志着香港在构建虚拟资产监管框架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。

2025 年 5 月 21 日,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《稳定币条例草案》。这一事件并非偶然,而是香港长期以来对数字货币监管探索的阶段性成果。早在 2023 年 12 月,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与金融管理局就发表文件,为监管法币稳定币发行人、引入发牌制度等立法建议收集公众意见。2024 年,相关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开展,3 月香港金管局宣布推出稳定币发行人 “沙盒”,7 月在结束公众咨询后发布咨询文件,为草案的出台做足铺垫。12 月 6 日,香港政府于宪报刊登《稳定币条例草案》,并于 12 月 18 日提交香港立法会完成一读。直至今年 5 月 21 日三读通过,整个立法过程有条不紊。

三读通过的《稳定币条例草案》意义重大,它正式设立了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。条例规定,任何人如在业务过程中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,或在香港或以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,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。这一规定明确了稳定币发行的合规路径,将稳定币纳入规范化监管范畴。

从具体内容来看,该草案对稳定币给出明确定义,在美国支付稳定币基础上涵盖更广泛。同时,建立了完整、明确、灵活的监管制度,遵循 “相同活动、相同风险、相同监管” 原则。例如,对稳定币持牌人有实体要求,申请牌照的机构须在香港设有实体公司,或为在香港以外成立的认可机构;持牌人最低缴足股本为 2500 万港元,储备资产市值须随时至少等同于流通面值,禁止分数储备模式,确保 1:1 全额资产储备,并定期向公众披露储备资产详情;持牌人还必须保障赎回自由,不得附加繁琐条件和不合理费用。

在管辖权方面,不仅在香港直接发行稳定币受监管,以港币为锚定货币的稳定币,无论境内境外发行,均在香港管辖范围内。这一全面的监管覆盖,有助于维护香港金融市场稳定,保障投资者权益。

随着《稳定币条例草案》三读通过,8 月 1 日该条例正式生效。香港金融管理局随即发布系列配套指引,明确发行人牌照申请门槛,包括财务条件、人员资质、储备资产、托管赎回要求、司法管辖、过渡期安排等。按照指引,已做好充分准备且希望尽早获批的机构,应在 9 月 30 日之前提交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。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,初始阶段最多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,多位业内人士分析首批牌照数量可能仅为个位数。

香港稳定币三审通过及后续条例生效、牌照申请窗口开启,对香港乃至全球数字货币市场影响深远。它为香港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奠定坚实基础,吸引更多合规稳定币发行商入驻,推动虚拟资产行业健康发展。在全球数字货币监管参差不齐的现状下,香港的做法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,有望引领全球数字货币监管向更规范、更成熟方向迈进 。